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Face the Book: Trust of Francis Fukuyama



  Sometimes, it is really interesting to read (or re-read) trend analysis books that are not quite new. You can easily check the validity of some forecast statements from the authors. If they are not so accurate to the current condition, maybe it would be a hint for a skip or even total omission. Similarly, if there're some points (more, better) pretty suitable for the status now, then you'd better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m and ponder deeply over the matters.

  Definitely, Trust of Fukuyama belongs to the latter in my opinion. It's full of remarks that are still quite to the points of the situation we are facing now. Social Capital is one important factor for shaping different industrial structures, company organizations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We can leverage such concept to interpret many related issues. Besides, it's also better to keep in mind such factor when thinking about company strategies or industrial policies.

  However, is high trust a kind of social capital for us to persuade? (Or can we achieve them by some "investment" action, anyway?) Or we just take it as a given factor and make the decision better suitable for such "endowments"? (Just lik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suggests)  Maybe it's a good topic to be dug out more.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Face the book: 蔣中正遷台記

大江大海也好, 殘山剩水也罷 --- 1949 國府與台灣彼此之間的柳暗花明....

        這是1949年前後, 國府遷台相關史料彙整的參考書, 深入淺出, 圖文並茂, 對於大眾讀者而言, 真是一大福音, 可以輕鬆去接觸當時的照片及文檔, 略窺關鍵轉折的變化. 同時也足以破除很多對於當時遷台的一些想當然爾的錯誤印象. 譬如究竟是何時決定遷台, 遷台過程的聲東擊西, 以及台灣當時社會的態度. 要說中國江山是因為外交折衝或是將領倒戈而丟掉, 絕對失之簡單, 民心向背才是關鍵. 同樣的, 台灣是否當時就是萬民擁戴, 以及美國是否真的"樂觀其成", 確實都是偏頗的"印象". 本書涵蓋範圍甚廣 (因為不是特定研究主題專書), 因此大到台灣主權當時是否未定, 小到國府黃金運送台灣諸多細節, 都交代很清楚. 也是了解1949 其他議題的很好的起點.

  當然, 最重要的還是作者本身的詮釋立場, 以及史觀建構. 他認為1949是一段台灣成為一個國家的過程. 他想要讓讀者拋去族群,政治意識形態等包袱, 以史事基礎及國家條件的觀點來看, 大家之前比較注意的是國府丟了中國領土, 或是來台的"立場詮釋". 但是反過來台灣本身在1949的意義卻是被忽略的一塊. 書中一段舉例說得好: 1945是台灣回到"祖國"懷抱, 但是1949"祖國"走入台灣的懷抱. 我更將其引伸為: 1949是國府因緣際會"置入"台灣的歷程中, 而台灣則是陰錯陽差直接"取得"國家身分, 並以之走入了世界史. 縱使從短期的觀點, 有很多人對此會有情感上的反駁(藍綠皆然), 但冷靜站在長線歷史表尺來看, 這就是如此. 胡璉是否是"開國"第一名將, 與蔣介石是否是開國"國父", 其實都可以說得通, 但也都不是最重要的. 作者表示: 不管喜不喜歡, 這是可以成一家之言的看法. 在這一點上我是認同的.

  但是, 台灣與國府1949年的交會及新國家誕生, 其背後是否有更總體的脈絡, 及隱含的歷史意義, 我覺得需要更多追尋及立論. 簡言之, 作者本書的"language", "word"或是 "meaning" 我大都表贊同也欣賞, 但我希望能看出的"context"的部分則付之闕如. 這需要其他作品的補充. 我個人推薦以劍橋中華民國史所提到的脈絡為出發:"小傳統的面海的中國". 也就是所謂的"次要傳統"或是"第二傳統". 也許1950蔣介石在台北總統府的"復行視事", 不但對台灣本身有其持續需要的"後見之明"詮釋. 也應該有次要傳統的縱深建構, 但這當然需要更多後輩的"事後諸葛"們來挖掘及灌溉了!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讀書小記 / 崩世代:What crumbled is the past mechanism

     老友為作者群之一的這本崩世代,確實一本可怕的書。

  我說的可怕,不是指本書討論的主題:台灣未來可能面對的嚴峻處境。基本上我認為最可怕的是這些作者群認真勤奮的資料收集及統整,架構明確,邏輯清晰,做到在約莫250頁的篇幅裡,條理分明,以簡馭繁,把台灣最重大,並且環環相扣的問題交代非常清楚。同時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現在我們面對的選項及建議做法,剴切陳辭,既無拖泥帶水,也沒有流於空談。下筆的準備及編排,其用力絕對夠“可怕”。

  之前剛接觸經濟學之際,就聽過Thomas Carlyle將該學門稱為是一種Dismal Science (憂鬱科學),當然,這與當時亞爾薩斯等人口論之論述所帶來的悲觀氣氛有關,另外社會達爾文主義也助漲了人們對世界的憂愁氣息。但是後來自由主義學派愈來愈發達,配搭上二戰之後經貿全球化的浪潮,頓時之間,以氣吞山河之勢,席捲全世界,連冷戰時期的共產社會國家其圍牆也都被沖垮。跨國企業,資本自由化,配上GATTWTO的大旗高舉,自由經濟,資本主義肩併肩,哪還有Dismal Science的些許感受?這個詞彙早就被轉移到被前共產國家所牽連的社會主義思維了。社會主義帶來了國窮民敝,只有接受自由經濟主義的洗禮,才是振衰起敝的不二法門,也才是真正的“解放”吧!

  但時至今日,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是資本主義的運行,而自由經濟主義的老大哥們近年逐一發生問題,而且在這之中確實充滿諸多雷同之處,光是這樣的發展態勢,就足以讓台灣戒慎恐懼。再加上台灣現在所顯露出的多項指標,再不處理,未來的負面效應實在不容低估。政策財團化,貧富擴大化,產業虛無化,家庭少子化,都顯而易見。對於本書論點涉及的數據及學裡推論,我大部分都持贊成的態度,既使有少數地方我或有不同的看法,但這多少只是權重放的大小,順位先後,或是學理上因果關係認定的細節問題,對大局,及對面對刻不容緩的緊急問題,可為無足輕重。我相信老友在陣中的作者群,他們也應該知道學理基礎的細節,他們不至於認為這本書是學術著作,也應該不認為這本書是來抵擋所有細節上所可能遭到的箭靶式攻擊的擋箭牌。他們的急切我可以明顯感受到,這裡面有比處理各項細節更為重要的是要去處理,而且需要及時有效的處理。社會科學的論辯及應用,很多時候只能在現實世界見真章。國家社會的進化發展,常常也得要走正反合的爭鬥軌跡。

  這是一本針對台灣問題的體檢報告,而且用得多是大部分民眾可以親近的文字及陳述。這也是一本台灣問對策建議及行動綱領,在剛完的總統大選期間出版,正好是本書社運團體背景的作者群們對於國家未來政策方向的具體建言,在我看來,本書甚至更像是一面照妖鏡,映射出了兩大政黨及其參選團隊政策白皮書的顢頇及蒼涼。而既使本書只被放到某些書店的角落區,也不表示朝野政治集團可以閃躲逃避,諸多高級政客,對於此書的良知及勇氣,希望他們多少能感覺有點“可怕”。

  市場失靈,本就是正常會發生的事,自由經濟也不否認,但是他們對政府失靈提出更嚴重的警告。此出發點未必不對,但不能因為擔心政府失靈,結果就變成是政府虛無化,只能成為權力分贓的機構。這本書最大的思考起點及軸心,在我看來,就是讓社會大眾重新思考公部門的角色及責任。稅制改革,以及發展社會服務的部門/產業(長期照護,幼兒托育,社會住宅等等),還有成立諸多保障勞工的公部門機構及立法,我都贊成。加薪加稅,以創造就業為產業補助的依規,我也沒有反對的意見。但是我認為有兩個也許要配套研議的環節,本書一個沒說到,一個是只有先點了一下。首先,國家預算的內部分配檢討,是立竿見影要做的事,至少也與稅制改革是等量齊觀的議題。特別是佔據國家預算一大塊的國防預算,是否有其檢討必要?我們國家整體的目標戰略排序應該要有總檢討,然後資源可以重新調配。另外,我們產業政策當然應該改為以創造就業量為思考軸心,但是這也需要更細膩的產業發展策略,特別是中國都以高喊“騰籠換鳥”之際,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要有類似的大開大闔規劃?六大新興產業要如何落實,不要重蹈兩兆雙星的覆轍,也許也需要其他專書論述的補充。

  新內閣明天上路,這個“新”能有多大意義?我認為和以往的諸多:拼經濟內閣,拼治安內閣云云一樣沒有太多實質意義。我很希望總統春節反省的內容是這本崩世代的書,我也很期待內閣成員人手一本此書。這些社會菁英大員,我不認為他們是不懂此書內容需要補課,而是想要傳達給他們一個訊息,群眾已經開始有了對這些議題的充分認知,而需要公部門能給出個交代。我們對於財團及自由經濟,似乎也要開始有“戒急用忍”的思維,不要讓台灣走向Dismal Country,到時候可能也只剩呼個“和諧社會”的口號來了事收場。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有感"建國百年的國慶"

今年中國瘋狂出版的一大堆民國史的書籍,其中有一本叫做:辛亥,搖晃的中國。作者張鳴的選題及文筆都富有獨到見地,論證思維也很清晰,但倒是其寫給台灣版的序言,有一段文字很有意思:"其實,辛亥革命跟臺灣的關係,要比跟大陸密切得多。畢竟,這裏還是民國,而我們那裏已經不是了。現在的中國大陸還叫共和國,從名稱上,跟臺灣沒有太大的分別......

張鳴兄的意見,我個人並不認同。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對於1912中華民國的話語權及歷史詮釋,勢必只會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身上,(連同對清帝國也一樣),而不會是1950中華民國。至於1950中華民國,要承擔總結的,應是日治時期,乃至清治,東寧治、荷西鄭顏共治等的"國前(Pre-Nation)"脈絡。

清末以來的變化,兩岸不約而同於1950年建立了新的國家。神州大陸是於1950年解決了從辛亥以降,清帝國瓦解以來的分裂及割據 (這在中國大歷史的朝代遞嬗上並不稀奇,這也是國際史學家都把1912中華民國當成是Nationalist China 的過度期認定,介於清帝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至於台灣則是於1950年重整了從甲午割讓以來的日治時期,並且結束1945~1949的內部紛亂,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實質的中央政府,首度以完整國家姿態走入了世界史。

今天兩岸都慶雙十,當前兩岸政府也都以孫逸仙的傳人自居。在我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調辛亥,這沒有錯,它可當成是其國家誕生的"前奏曲"。對於當時立憲、新軍,、會黨、北洋等人物,從十八星旗到五色旗,雖然都有著墨,但仍嫌不足,沒有完整呈現辛亥面貌。誠如蔣氏國民政府不能完整代表孫逸仙的傳承,同樣的,孫逸仙本身,或是興中會的嫡系,也不能概括到辛亥過程,以及辛亥精神的全貌。台灣方面的建國100,說建國,理直氣壯,聲勢鼎沸,但是錯在100,台灣方面已然建國,但辛亥革命,或是武昌起義,斷非目前台灣國家的開端,基本上我仍寧願採用195031蔣介石於台北總統府"視事",當成是起點。

雙十在台灣未來要如何慶?這是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一方面1912中華民國已然"喪失", 1950中華民國卻又還在躊躇徘徊,在我們自身都尚未搞清楚自己是身在哪個民國之前,我建議淡化雙十,但可保持雙十此國定節日,這不是為了多一天假可放,而是讓每年大家可以在這個盤根錯節的歷史印記前面,被提醒、被逼迫、被質疑,讓大家都能深自想想,哪些我們要放下,哪些我們要扛起,惟有對勇於面對過去,劈荊斬棘。身影清楚了,轉頭自可見光明。也許雙十改變的那天, 就是另一個海闊天空的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