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Face the book: 蔣中正遷台記

大江大海也好, 殘山剩水也罷 --- 1949 國府與台灣彼此之間的柳暗花明....

        這是1949年前後, 國府遷台相關史料彙整的參考書, 深入淺出, 圖文並茂, 對於大眾讀者而言, 真是一大福音, 可以輕鬆去接觸當時的照片及文檔, 略窺關鍵轉折的變化. 同時也足以破除很多對於當時遷台的一些想當然爾的錯誤印象. 譬如究竟是何時決定遷台, 遷台過程的聲東擊西, 以及台灣當時社會的態度. 要說中國江山是因為外交折衝或是將領倒戈而丟掉, 絕對失之簡單, 民心向背才是關鍵. 同樣的, 台灣是否當時就是萬民擁戴, 以及美國是否真的"樂觀其成", 確實都是偏頗的"印象". 本書涵蓋範圍甚廣 (因為不是特定研究主題專書), 因此大到台灣主權當時是否未定, 小到國府黃金運送台灣諸多細節, 都交代很清楚. 也是了解1949 其他議題的很好的起點.

  當然, 最重要的還是作者本身的詮釋立場, 以及史觀建構. 他認為1949是一段台灣成為一個國家的過程. 他想要讓讀者拋去族群,政治意識形態等包袱, 以史事基礎及國家條件的觀點來看, 大家之前比較注意的是國府丟了中國領土, 或是來台的"立場詮釋". 但是反過來台灣本身在1949的意義卻是被忽略的一塊. 書中一段舉例說得好: 1945是台灣回到"祖國"懷抱, 但是1949"祖國"走入台灣的懷抱. 我更將其引伸為: 1949是國府因緣際會"置入"台灣的歷程中, 而台灣則是陰錯陽差直接"取得"國家身分, 並以之走入了世界史. 縱使從短期的觀點, 有很多人對此會有情感上的反駁(藍綠皆然), 但冷靜站在長線歷史表尺來看, 這就是如此. 胡璉是否是"開國"第一名將, 與蔣介石是否是開國"國父", 其實都可以說得通, 但也都不是最重要的. 作者表示: 不管喜不喜歡, 這是可以成一家之言的看法. 在這一點上我是認同的.

  但是, 台灣與國府1949年的交會及新國家誕生, 其背後是否有更總體的脈絡, 及隱含的歷史意義, 我覺得需要更多追尋及立論. 簡言之, 作者本書的"language", "word"或是 "meaning" 我大都表贊同也欣賞, 但我希望能看出的"context"的部分則付之闕如. 這需要其他作品的補充. 我個人推薦以劍橋中華民國史所提到的脈絡為出發:"小傳統的面海的中國". 也就是所謂的"次要傳統"或是"第二傳統". 也許1950蔣介石在台北總統府的"復行視事", 不但對台灣本身有其持續需要的"後見之明"詮釋. 也應該有次要傳統的縱深建構, 但這當然需要更多後輩的"事後諸葛"們來挖掘及灌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